导致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200纳米左右直径为70纳米左右。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分子构成。目前普遍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的血清型。狂犬病病毒抵抗力非常弱在表面活性剂、甲醛、升汞酸碱环境下会很快死去,并且对热和紫外线极其敏感。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中渡过潜伏期,后通过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乙酰胆碱受体进入神经细胞,然后沿着相同的通路进入脊髓,进而入脑并不延血液扩散。病毒在脑内感染海马区、小脑脑干乃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并在灰质大量复制,延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粘膜、肺皮肤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对宿主主要的损害来自内基小体,即为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