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连续14年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我国已阐明本土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型及其基因亚型变化规律,建立了具有本土特色的麻疹病毒毒株资源库和基因资源库。
该研究项目由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牵头、全国省地市级CDC共同参与完成,近期分别获得2007年度中华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颁发的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中华预防医学科技二等奖。
据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国家麻疹实验室主任许文波介绍, 本项研究确证了我国本土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基因高变区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靶基因;了解和掌握了麻疹病毒基因和中和抗原的变异特征及分布,证实我国现有麻疹疫苗对我国流行的麻疹病毒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该研究于1993年~2006年从我国29个省区共分离到741株麻疹病毒,通过对毒株核蛋白和血凝素基因序列和部分代表株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麻疹病毒H1和H2基因型;发现了N基因3'端是麻疹病毒H1基因型型内变异最大的区域,以此为我国麻疹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靶区域,建立了我国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证实,H1基因型为我国大陆流行的绝对优势本土基因型。研究将H1基因型划分为3个亚型H1a、H1b和H1c,正式提交给WHO,得到承认和采纳。通过对流行麻疹病毒的动态监测证实,H1a基因亚型麻疹病毒的流行和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优势亚型;H1b亚型逐年降低转为弱势;H1c亚型病毒1995年以后已经被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