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医学院吴稚伟教授课题组在抗HIV(艾滋病病毒)蛋白的研究上取得新进展:他们已分析鉴别了具有抗HIV感染活性蛋白gp-340的特定功能单位,初步确定一含16个氨基酸的区域和抑制HIV的感染有关。吴稚伟告诉记者,这意味着一旦"最少、必须的氨基酸数目"得到最终确定,研究人员便可设计预防艾滋病的药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病学分析发现HIV通过口腔唾液传播的几率是极低的或者基本没有。虽然研究人员可以在艾滋病人的唾液里检测到HIV的基因,但从那里分离出来的病毒却没办法去感染别的细胞。这个现象引起了包括吴稚伟教授在内的若干艾滋病专家的大胆猜想:口腔里一定含有一些抗病毒的成分!
吴稚伟经过对唾液成分的研究发现:口腔里一般没有活病毒,是因为唾液里含有若干种能抗HIV感染的活性蛋白,特别是一个称之为gp-340的蛋白质。这个蛋白的基因在人体里可能起到两个比较重要的作用:一是和细胞的发育、分化有关;二是和人的天然免疫有关,而这正和gp-340蛋白能阻止HIV感染细胞的活性是一致的。
吴稚伟告诉记者,蛋白可以由几百个氨基酸组成,但真正跟病毒相互作用阻止病毒侵入细胞的可能就那么七八个氨基酸。他们正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缩小包围圈"的研究,寻找特定的功能单位。
2007年初,吴稚伟课题组已将具有抗HIV感染的活性蛋白的特定功能单位缩小到原有蛋白的十分之一区域,并在锁定的107个氨基酸中又发现其中的16个氨基酸有可能在抑制HIV感染方面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